微流控芯片的五大亮点,后悔现在才知道
更新时间:2021-04-19 浏览次数:532次
微流控芯片是基于微尺度流体传输平台,通过对流量的控制,实现化学分析、药物筛选、细胞培养等多种功能。在这个微尺度系统中,涉及到化学、生物学、细胞和器官的流动。基于低雷诺数层流理论、非牛顿流动理论和生物流体理论研究微尺度流动特性,考虑动电效应、界面效应、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等。
目前,微流控正在向纳米流体芯片发展,在纳米医学、器官芯片等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新的流动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微流控芯片的五大优势分别如下:
(一)集成小型化与自动化
微流控技术可以将样品检测步骤集中在一个小芯片上,通过流道的尺寸和曲率、微阀和腔体设计的组合,将这些操作步骤集成起来,终使整个检测集成小型化、自动化。
(二)高通量
由于微流控可以设计为多通道控制,通过微通道网络,可以将待测样品同时划分为多个反应单元,并将反应单元相互隔离,使每个反应不相互干扰。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用同一个样本并行检测多个项目。与常规的逐项检测相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三)检测试剂消耗少
由于集成检测的小型化,使该芯片上的反应单元腔体非常小,虽然试剂配方的浓度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试剂使用量远远低于常规试剂,大大降低了试剂的消耗量。
(四)样本量需求少
因为只需要在一个小芯片上完成检测,所以需要检测的样本量非常小,往往只需要在微米甚至纳米级。此外,还可以直接用全血检测。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血容量小,静脉采集困难,检测更方便;或者稀有样品非常珍贵,可以检测多个指标。
(五)污染少
由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功能,实验室中所有需要人工完成的操作都自动集成到芯片中,使得人工操作时样品对环境的污染降到很低。例如,在分子核酸的检测中,无论是样品本身还是制备后用于检测的核酸,都会对实验室造成污染。气溶胶的扩散使得后续的样品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分子核酸检测需要在至少三个房间里进行不同的操作。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